根據北京協和醫學院和中國老年保健協會(CAWA)最近發布的一份報告,從2025年到2050年,中國80歲或以上的人口數量可能會迅速增長。
到2026年,中國將成為一個“老齡社會”,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將超過14%。根據該報告,快速增長的老齡化人口將對中國經濟發展構成挑戰,與老年公民相關的醫療保健、養老金和其他領域的支出將從2015年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.33%升至2050年的26.24%。
根據這個數據,未來老齡社會對醫療保健行業需求巨大,需要有一定數量的醫護人員應對老齡化需求,對老年病預防和診療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目前的醫護人員的職業生涯和退休年齡也產生一定的影響。
目前,國內的法定退休年齡是1978年5月24日《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、退職的暫行辦法》所規定的退休年齡,現行退休年齡是為男性60周歲,女性55周歲。
2012年7月,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針對人口老齡化加速發展的趨勢,提出適時研究出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等應對措施和方案,方案出臺后將充分征求意見并經過5年過渡期,到2022年正式實施。
按照退休年齡改革方案:從開始,女性退休年齡每3年延遲一歲,男性退休年齡每6年延遲1歲,直到2045年同時達到65歲。
其實,《國務院關于工人退休、退職的暫行辦法》對全民所有制企業、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、群眾團體的工人,也提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,應該退休:
1.男年滿六十周歲,女年滿五十周歲,并且累計工齡滿十年的;
2.男年滿五十五周歲、女年滿四十五周歲,累計工齡滿十年的,從事井下、高空、高溫、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;
3.男年滿五十周歲,女年滿四十五周歲,累計工齡滿十年,由醫院證明,并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,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應當準予退休。
但是,這個在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,實際上往往是難以實行的。醫療行業相對來說是技術密集型行業,對于醫療機構來說,醫護人員的年齡與經驗、技術直接相關,特別是在中醫醫療機構,存在“越老越吃香”的現象,因此對于醫療行業和醫療機構來說,法定的退休年齡并不意味著醫護人員能夠真正的退休。
對于大多數醫護人員來說,往往是在事業單位退休后,又到其他醫療機構進行執業,在這些機構,退休的醫護人員經驗豐富、工作認真、業務精通、辦事老練,在各方面起著榜樣作用。
從一些報道來看,醫療行業的知名專家也往往是工作到70多歲,有的甚至工作80多歲,醫德高尚、醫術高明的醫護人員為了醫療事業均是奉獻著終生。
不論城市和農村,老齡社會到來后人們需要面對的還有很多,不僅僅是老年人的“老有所養”,更需要的是“老有所醫”,需要大量的醫務人員為老年人的健康保駕護航。
因此來看,未來除了一些技能會被人工智能替代外,大量的醫護人員預計會難以正常退休,往往會工作到65歲以上,會用畢生的精力奉獻給醫療衛生事業,奉獻給這個加速到來老齡化社會。